新闻中心
冷链标准:涵盖供应链全流程
2022-06-09浏览次数:1029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冷藏车准入标准
我国冷链运输市场还是以公路为主,特别是城市配送冷藏货车具有公共属性,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因此,应将冷藏货车视为特殊车辆,明确冷藏车的自身属性,制定相应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和完善严格冷藏保温车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中,要求加强对冷链各环节温控记录和产品品质的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研究将配备温度监测装置作为冷藏运输车辆出厂的强制性要求,在车辆进入营运市场、年度审验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各类现有信息平台的行业监管作用。
2017年8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严格冷藏车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行业和冷藏保温车辆提出了众多新要求,如温控和设备性能将作为冷藏车辆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不合规不允许投入市场。
其实,这方面有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模式。2016年,为了规范快递车辆,北京市联合行业协会对全市5.7万辆正规快递车统一了标准化的车身标志,实现一车一码、一车一人对应管理。此后如果快递车出现交通违法情况,交管部门可根据编码向对应的快递公司追责。在快递行业尚且如此,是否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冷藏车辆进行一次摸排调查,规定只有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冷藏车量方可上路。
冷库管理标准
2021年,团体标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规范》发布会(2021年总第46场)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这一团体标准主要包括: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的基本要求、人员管理、食品管理、设施设备和环境管理、车辆管理、应急处置、防疫台账及记录管理等7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消毒、防护、核酸采样检测、核酸阳性食品无害化处理等4项工作指引。标准内容规范了集中监管仓从术语定义到设计配置、功能分区、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的操作标准,科学客观、准确实用。该标准结合广州实际,提出了“管理四要求,操作四指引”。“管理四要求”,即人员管理要到位、食品管理要安全、环境管理要友好、车辆管理要可溯。“操作四指引”,即个人防护指引要完善、采样检测指引要精准、消毒消杀指引要明确、无害化处理指引要清晰,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冷链数字化标准
“十四五”时期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冷链产业链。通过数字化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一次识别多个货物,从而使得日常仓储盘点、出入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且可以实现快速查货、找货。同时,货物进出时即可自动感应,且基本无漏读,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了冷库的标准化和高效化运营。
数字化对于大型冷库尤其重要,偌大的冷库往往分为若干编号的仓位,传统的冷库管理往往只能靠人的记忆安排和管理,如一号仓使用了多大的空间,二号仓使用了多大的空间。这方面,山东济宁金乡县亿科冷库做出了榜样。他们选择了大蒜产业数字化协会的冷仓标准化项目,冷仓标准化是大蒜产业数字化协会首推的重点工程,对于加入这个工程的企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因为冷仓标准化是不二蒜法平台专家团队多年磨一剑的一套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得到产业金融龙头企业“牡丹国际”的高度认,使仓储更透明,客商更放心,管理更规范,服务更超前。
“标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是纯粹的软件,但同时又是最硬的“硬件”。所以,才有了那句“三流的企业做服务,二流的企业做管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就如同现如今麦当劳广为人知,其之所以成为麦当劳,就在于其对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细节和动态管理非常到位严格。“细”到什么程度?不仅有着几百页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而且连每一片面包的厚薄、气孔大小以及吸管的直径都有严格限定;“动”到什么程度?不仅每家分店经理每时每刻都要检查每一个工作流程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而且总店每天都要通过电脑终端,检查每一个分店的经营业绩和标准实施情况。
麦当劳在全世界消费者面前,虽然每天都是一幅同样的面孔、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但在“麦当劳叔叔”看似平静、憨态可掬的外表下,却有着一个始终不平静、以不变应万变的内心世界。其成功经验和不二法宝就是 “得标准者得天下”,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大一统,用经济术语说就是统一大市场。其实这话还有点片面,光有了标准还不行,只有把已有的标准真正付诸实施并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的操作实践中,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如静水急流,才能使企业成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管谁来干,不管谁来管理,都一样!
冷链团体标准:协会大有可为
2000年以前,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一共发布16项,在2001年至2005年一共发布11项,从2005年之后,发布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至2010年一共发布了63项,2016年仅一年的时间就发布了37项冷链物流相关标准。2020年又发布了冷链物流9⼤国家标准⽂件!自2010年以来,与冷链物流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首次明确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对未来行业自主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很快,第一个冷链物流团体标准问世,即《冷链运营管理规范》。
团体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和企业发展。譬如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管,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之一。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使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同时要求:“要建立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对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政府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冷藏车准入标准
我国冷链运输市场还是以公路为主,特别是城市配送冷藏货车具有公共属性,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因此,应将冷藏货车视为特殊车辆,明确冷藏车的自身属性,制定相应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和完善严格冷藏保温车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中,要求加强对冷链各环节温控记录和产品品质的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研究将配备温度监测装置作为冷藏运输车辆出厂的强制性要求,在车辆进入营运市场、年度审验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各类现有信息平台的行业监管作用。
2017年8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严格冷藏车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行业和冷藏保温车辆提出了众多新要求,如温控和设备性能将作为冷藏车辆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不合规不允许投入市场。
其实,这方面有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模式。2016年,为了规范快递车辆,北京市联合行业协会对全市5.7万辆正规快递车统一了标准化的车身标志,实现一车一码、一车一人对应管理。此后如果快递车出现交通违法情况,交管部门可根据编码向对应的快递公司追责。在快递行业尚且如此,是否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冷藏车辆进行一次摸排调查,规定只有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冷藏车量方可上路。
冷库管理标准
2021年,团体标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规范》发布会(2021年总第46场)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这一团体标准主要包括: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的基本要求、人员管理、食品管理、设施设备和环境管理、车辆管理、应急处置、防疫台账及记录管理等7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消毒、防护、核酸采样检测、核酸阳性食品无害化处理等4项工作指引。标准内容规范了集中监管仓从术语定义到设计配置、功能分区、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的操作标准,科学客观、准确实用。该标准结合广州实际,提出了“管理四要求,操作四指引”。“管理四要求”,即人员管理要到位、食品管理要安全、环境管理要友好、车辆管理要可溯。“操作四指引”,即个人防护指引要完善、采样检测指引要精准、消毒消杀指引要明确、无害化处理指引要清晰,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冷链数字化标准
“十四五”时期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冷链产业链。通过数字化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一次识别多个货物,从而使得日常仓储盘点、出入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且可以实现快速查货、找货。同时,货物进出时即可自动感应,且基本无漏读,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了冷库的标准化和高效化运营。
数字化对于大型冷库尤其重要,偌大的冷库往往分为若干编号的仓位,传统的冷库管理往往只能靠人的记忆安排和管理,如一号仓使用了多大的空间,二号仓使用了多大的空间。这方面,山东济宁金乡县亿科冷库做出了榜样。他们选择了大蒜产业数字化协会的冷仓标准化项目,冷仓标准化是大蒜产业数字化协会首推的重点工程,对于加入这个工程的企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因为冷仓标准化是不二蒜法平台专家团队多年磨一剑的一套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得到产业金融龙头企业“牡丹国际”的高度认,使仓储更透明,客商更放心,管理更规范,服务更超前。
“标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是纯粹的软件,但同时又是最硬的“硬件”。所以,才有了那句“三流的企业做服务,二流的企业做管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就如同现如今麦当劳广为人知,其之所以成为麦当劳,就在于其对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细节和动态管理非常到位严格。“细”到什么程度?不仅有着几百页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而且连每一片面包的厚薄、气孔大小以及吸管的直径都有严格限定;“动”到什么程度?不仅每家分店经理每时每刻都要检查每一个工作流程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而且总店每天都要通过电脑终端,检查每一个分店的经营业绩和标准实施情况。
麦当劳在全世界消费者面前,虽然每天都是一幅同样的面孔、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但在“麦当劳叔叔”看似平静、憨态可掬的外表下,却有着一个始终不平静、以不变应万变的内心世界。其成功经验和不二法宝就是 “得标准者得天下”,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大一统,用经济术语说就是统一大市场。其实这话还有点片面,光有了标准还不行,只有把已有的标准真正付诸实施并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的操作实践中,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如静水急流,才能使企业成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管谁来干,不管谁来管理,都一样!
冷链团体标准:协会大有可为
2000年以前,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一共发布16项,在2001年至2005年一共发布11项,从2005年之后,发布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至2010年一共发布了63项,2016年仅一年的时间就发布了37项冷链物流相关标准。2020年又发布了冷链物流9⼤国家标准⽂件!自2010年以来,与冷链物流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首次明确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对未来行业自主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很快,第一个冷链物流团体标准问世,即《冷链运营管理规范》。
团体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和企业发展。譬如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管,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之一。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使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同时要求:“要建立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对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政府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关键字: 冷链食品 冷藏车 运输监测 温度信息记录 冷藏运输车 冷库监控 运输温湿度监控
联系我们
- 电话:(86-21)51876373
- 传真:
- 邮箱:GPS@SHGP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