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9届中国车与库“供给侧”论坛 暨首届中韩食品冷链企业家交流会成功在沪召开

2016-04-29浏览次数:9192


2016年4月28日,由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9届中国车与库“供给侧”论坛暨首届中韩食品冷链企业家交流会在上海绿地假日酒店成功召开。本届会议以“冷链供给侧”为主题,来自中国和韩国的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食品商贸企业、餐饮零售企业、生鲜电商企业、冷链物流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冷链技术装备企业等相关领域5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韩国食品冷链协会、韩国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福田汽车集团、韩国东源产业、希杰大韩通运、韩国中国通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埃森哲、上海企威信息科技、郑明物流、太古冷藏、鲜易供应链股份、顺丰速运、广州拜尔冷链、罗兰贝格、中凯冷链物流园、汉钟精机、全可冷链、亨斯迈聚氨酯、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商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冷链蜘蛛平台等业内知名企业大力支持。

    出席本次会议的行业知名人士有:范端炜、史敏、魏国辰、申江、田长青、乔杰、刘京、刘晓红、朱添福、曹树民、李东起、杨国涛、杨宜兵、王维民、刘凯、吴琪、肖友德、杨珊娜、宋文昕、陈辉、王宏、赵雷、杨斌峰、王润平、林香建、林维炎、孙胜军、赵亚东、马晓咏、安成、王保伟、张淼、朱光新、韩红兵、陆骏、苑增之、董志刚、宋军、周业军、朱宝沅、许云龙、韩家江等代表。 

出席本次会议的行业代表性企业有:上海硕星通信、北大荒、罗牛山、海底捞、中民银行、兴业证券、江苏润恒、中国邮政、华锐全日、安通物流、山东圣泉集团、中超物流、上海宇培、得益乳业、联想控股、新希望集团、住总物流、养乐多、光明领鲜、冷链物流行业50强企业代表、中冷联会员代表、中冷协冷链物流分会会员代表等。上海硕星冷链定位温控产品以其独创性与超强功能受到与会代表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本次会议上,2016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发布并同步发布了“冷库百强和冷藏运输百强”。



2016版分布图在2015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分类科学、数据详实、查阅方便、区域量化,将现有资源互联互通,把分散的冷链资源连点成线、结连成网,形成“区域联盟、专线联合”的“冷链云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完善服务网络,解决零担、返程、空库对接,从而提高行业资源利用率和企业利润率,帮助企业完善网络布局及延伸业务范围,实现冷链供给侧改革。

  分布图统计工作按照中冷联制定的《冷库标识》六大库容温区分类和《冷链三不八定》标准开展,对全国1000家重点联系企业已经投入运营的冷库进行信息采集。冷库标识标准是:高温库(恒温库)5~15℃、中温库(冷藏库)5~-5℃、低温库(冷冻库)-18~-25℃、速冻库(急冻库)-35~-40℃、深冷库(超低温库)-45~-60℃、气调库(保鲜库)5~-2℃。

2016年分布图数据:全国共1000家重点联系企业冷库总容量为3035,2823吨,冷藏车保有量为76527台,其中包括企业自有冷藏车37785、企业整合社会冷藏车数量38742台。相比2015年上图企业2626万吨冷库、99662台冷藏车(自有冷藏车37317辆、整合社会冷藏车62345台),冷库同比增长410万吨,增长率约15.6%,自有冷藏车增加468辆,增长率约1.3%。冷藏车增长速度慢有两个现状,一是企业整合社会车辆无法区分唯一归属性,社会车辆可能多各单位挂靠,二是部分企业采取与司机承包合作制,新购车辆三年属于公司之后归司机私有,逐步轻资产化发展,无法辨别车辆所有权。

2016版分布图按照《冷库标识》库容温区分类标准,按吨位大小排序,已经投入使用的上图的前100家企业库容总量为1692,8214吨,约占调研总库容量的56%。

根据中冷联《三不八定倡导性冷链标准》相关要求,对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运输企业进行统计,上图前100家企业自有冷藏车28851台(社会挂靠车辆除外)约占调研冷藏车总量的76%。

本文部分资料取自“中冷联盟官微”文章“
2016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发布 暨上图“冷库百强和冷藏运输百强”分析”,详见“官方资料”。